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25章 扎什伦布寺

剩下的建筑中,见心斋有原图。

庭院内以曲廊环抱半圆形水池,池西有三开间的轩榭。

斋后山石嶙峋,厅堂依山而建,松柏交翠,环境幽雅。

但是,规模和格局都太小了,这个需要重新策划。

昭庙是一所大型佛寺,全名“宗镜大昭之庙”,乾隆四十五年为纪念班禅六世来京朝觐而修建的,兼有汉族和藏族的建筑风格,有原图。

就整体建筑风格而论,此庙以藏族碉房式为主,以汉式为辅。

主体呈方形碉式,白色条石为基,红色墙身,高厚坚固。

墙体上方四周,间隔设有藏式梯形壁窗,其上部饰以汉式单斜面遮檐。

西藏建筑色彩浓厚,令人如置身西藏山寺之中。

庙中尚有琉璃牌坊和石碑各一,是昭庙重要组成部分。

琉璃牌坊在庙前的石台上,牌坊由黄绿两色琉璃砖装饰,飞檐式琉璃瓦顶,庄严华美。

牌坊上部正中、两面有题额,均为汉藏满蒙四体文,东额为“法源演庆”,西额曰“慧照腾辉”。

石碑在昭庙内院,碑文为昭庙六韵,即三首五言诗,诗中夹注,均为乾隆御笔,亦系汉藏满蒙四体碑文。

昭庙殿顶的瓦是鱼鳞瓦,贴金在阳光下金光闪闪,异常的壮丽。

裙房,藏传佛教建筑的特有形式,并不鲜见,但西藏和承德等地的寺庙内的裙房都是分散的,只有香山昭庙的裙房是围在一起的。

琉璃窗是汉藏宗教文化的融合,窗的形式是藏式的,但加了汉式的琉璃。

殿内的澡顶,汉式寺庙多为图案,而昭庙采用了藏式的六字真言;还有殿顶的檐兽,彩绘的内容等等都是汉藏文化融合的表现。

玛尼杆,昭庙修缮时采用的四根玛尼杆是长16米的独木制成,气势宏大。

但是,子慕觉得既然要修缮,就建设的更加完美一点儿好了,他决定参考扎什伦布寺和园昭庙的结构,重新布局设计。

扎什伦布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政教中心,其建筑融合了藏区传统建筑特色和佛教的特点,将宗教特点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。

整个寺院占地15万平方米,僧侣房舍57间,所有殿宇房屋共3600间,房舍鳞次栉比。

扎什伦布寺依山势而建,在其四周筑有宫墙,蜿蜒曲折的宫墙与其庄严的庙宇,一同构成扎什伦布寺的神圣之源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